12月11日,《淮安日报》整版报道我校切实扛起新时代高校育人新使命的做法与成效。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乐动:扛起新时代高校育人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乐动校长孙爱武介绍,近年来,乐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切实扛起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新使命,更好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立德树人奠基础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近年来,乐动致力建立良性共生、共振的“大思政”教育共同体,凝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合力,让专业教学与思政理论教学同向同行。
打造恩来精神育人品牌。作为周总理家乡的高校,乐动始终将周恩来精神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铸就“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淮工精神。持续开展“周恩来班”建设、“学恩来精神、创优良学风”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已有1000多个班级参加创建活动,27个班级被评为淮安市“周恩来班”,2个班级被评为江苏省“周恩来班”。
夯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制定了学校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方案,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十大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规划,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全体教师、覆盖全部课程”,建立良性共生共振的“大思政”教育共同体。学校出台了关于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实施方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发明的“思政罗盘”正在申报全国首个思政类发明专利,课程思政指标点分解及案例库建设探索与实践课题获2019年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立项,《“一主双辅,多维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获批江苏省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
开展“行走的课堂”。在挖掘淮安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将课堂延伸到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张纯如纪念馆等教学基地,让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熔铸在师生的血液里,成为向上向善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学校建立特色的资助体系,坚持“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效,努力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
人才培养为关键
大学、教师、学生三者在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中,各自承担着重要角色关系。建校60多年来,校名有更迭,校址有变迁,不变的是一所学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初心的坚守。为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打造、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为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争一流。启动一流专业建设实施计划。策应新工科建设,瞄准地方新兴战略产业、特色产业及重点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主动布局和建设新兴学科专业,增设新型应用型专业。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专业动态调整与改造升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完善政产学研合作共建、合作育人机制。创建一批行业产业学院,签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80个,择优立项建设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两批共88个,示范实习基地覆盖全校各专业,充分发挥了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化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构建“学训结合、以赛带训、以训促学、赛训孕创”的四维联动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获批省优硕论文5篇,建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7个,获批省产业教授11人,连续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
队伍建设多维度。推进人才队伍建设“1357”工程,实施产业教授计划,近3年引进250余名高层次人才。强化教师队伍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化建设,打造团队化双导师队伍,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560余人。以实践调研、技术服务、项目开发等形式,分期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工程素质。聘请近300名行业大师、产业教授、企业专家等来校担任兼职教授,形成行业企业人员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的机制。
助力发展高质量。紧盯前沿,围绕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00余项。注重校城融合,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与淮安市及周边区县政府全面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联盟,2019年底实现了“1111”工程(即1名校领导联系1个县区、帮扶10家以上规模企业、每年创造1亿元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淮安市各县区全覆盖。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获批专利1300余件,转化专利200余件,建有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及科研平台36个,实现了学科专业省级以上平台全覆盖。学校近5年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签订合作项目2079项,合作经费2.52亿元,直接经济效益150多亿元。研究成果《水稻新型育秧基质创制及其机插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葡萄品种资源的收集、利用及早熟葡萄新品种的培育》分别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
办学特色更彰显
在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省级重点培育智库苏北发展研究院实现了几连跳,现已成为乐动鲜明的办学亮色。
“智库”为苏北发展贡献力量。2015年4月苏北发展研究院被列入江苏省社科强省计划,2016年作为发起人加入了中国教育智库联盟,2017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库,并进入高校智库100强。“苏北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获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台商研究中心校外研究基地”获批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发展至今,研究院不断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参与编制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得到了省发改委的认可和肯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参加2017年省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全省部分智库负责人座谈会,并围绕苏北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向省政府、省发改委、市发改委等部门报送《苏北发展补短板研究》《苏北省境沿边地区发展策略》等决策咨询建议30余份,《淮安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顺利转化为淮安“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参与研究的《苏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调研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三个难题亟待破解》《关于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我省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的对策建议》获江苏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关于以乐动为依托创建综合性淮安大学的建议》获江苏省政府领导和淮安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创新创业教育强基培优。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学校逐步确立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全受益的“四全”理念和“融入专业、强化实践、个性发展”的工作思路,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三大体系,即“三阶递进、三层融合、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学训赛创、四维联动”赛训体系,以及“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保障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和台创学院,不断强化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扎实推进“翔宇创新精英班”优培计划,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双百计划”,近年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项目99项、省级415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上,2个项目斩获金奖并入围国赛,学校获优胜杯。14篇论文获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高层论坛激发科研活力。完成省委宣传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十县十镇十村十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调研活动;承办系列高层论坛如淮安发展高层论坛、“加强区域合作,加快苏北振兴”专题研讨会、“加快苏北特色振兴,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运河生态与城市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在《中国经济时报》《学习时报》《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群众》等重要媒介上,发表了20余篇具有较强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建议。
“立德树人才能立身立校,乐动将潜心育人、培根铸魂,牢记教育初心使命,在遵循规律、把握特点中做好育人工作,努力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乐动党委书记赵炳起表示。
融媒体记者 李 蓉
通讯员 李博澜 仲昭慧
相关链接:http://szb.hynews.net/haby/harb/pc/content/202012/11/content_12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