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娄勤俭最近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就如何系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本期智库邀请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苏北发展研究院智库专家加以研讨。
以“常养长护”保运河“长生不老”
华学成 毛丽娜
京杭大运河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保障。作为重要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大运河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生产功能、生活改善功能、生态支持功能和文化孕育功能。“1+3”重点功能区战略要求转变资源利用思想,以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来实现各区功能互补、共建共享的平衡,最终达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从大运河的生态服务功能来看,这一战略的实施应逐步摆脱以前过分倚重其社会生产功能和生活改善功能的“获取”式思维和“消费者”姿态。另一方面,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生态支持功能和文化孕育功能,以“常养长护”保运河“长生不老”,使其成为带动江淮生态经济区持续良性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共生长荣”。
产业转型,打造运河低碳经济带,铸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经济动力源。全面梳理大运河江苏段沿岸工业门类分布和相关生产企业布局,特别关注其对运河的生态功能利用和保护情况,积极进行现状治理的同时,重点借助现代化产业园区,如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创业园区、农业示范区等,超前引导产业战略转移或转型升级,以便于对行业发展进行集中环境整治。对未来引进项目,重点考察其环境影响,尽量通过吸引人才打造优势创新平台,进而引进“轻资产”配置、“重科技”引领的企业和项目。低碳经济带的打造应以运河所联接的行政区域为线状发展轴,以航运物流业为龙头,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交通信息网络为平台,建成黄金水道航运带,同时积极推进铁路建设,分担航运压力;以现有城镇为基础,船闸、港口、开发区为核心,结合城市化进行布局,着力发展工、轻、农牧渔业,形成沿运工业聚集带;积极发展商贸、旅游、饮食、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以较快的速度与较好的服务形成沿运商贸带,一根发展轴加上三带叠加,形成京杭运河江苏段交通快捷、工农商贸发达、城市密集、旅游兴旺的综合性新兴经济带,使其成为江淮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有效的经济动力源。
规划先行,筹划运河绿色风景带,涵养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环境保障源;建设运河宜居城镇带,凝聚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民生幸福源。江苏运河联接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沟通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宝湖、太湖等湖泊和湿地,风景资源丰富多彩。运河沿线,水网纵横、湖河密布,平原辽阔、丘陵起伏,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规划运河绿色风景带应放眼全局、统一规划、加强协作、实现共赢,实现运河风景带“水清”“树绿”“花香”“天蓝”“船洁”“航道美”的目标,为“绿色江淮”“生态江淮”的建设提供鼎力支持,也为铸造江苏新的发展力提供环境保障源。沿运河城镇规划建设要注意避免沿岸城市在对运河的旅游开发中缺乏合理的规划、保护,贪多求快,盲目跟风,失去本真特色;应合理划分缓冲区、保护区和限制区,重“天然涵养”,忌“大兴土木”,使运河古韵风貌与现代都市气息自然融合。同时,可在一些地理标志性遗产遗址区域构建风格统一的标志性景观,如在淮扬运河淮安段古黄河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处,进行南北分色对比设计,在南北两岸的树种选择上精心策划,凸显对比度和辨识度较高的成林颜色,交相辉映又浑然一体,增强景观吸引力。
文化引领,整合运河多层文化带,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文化凝聚源。运河江苏段是融历史遗存、典故传说、民俗手工、文化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带。运河文化带可充分发挥运河文化优势打造沿运城市的品牌和“名片”,促进南北方文化流、信息流、物流的交融,并以其博大的统一性和开放性,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运河区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帮助树立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运河文化带的开发,可以运河江苏段为主轴,以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遗址、自然风光、园林、美食、文化产业园、创意文化园等为载体,由政府组织、部门引导,通过专业队伍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挖掘、传承京杭运河江苏段古代、近代、现代的文化资源,通过结合新时代、新环境、新局面、新对象、新问题,创造出面向广大群众,人民喜闻乐见的新文化;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参与到运河文化带的开发中来,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达到江苏段运河文化的新繁荣,建成京杭运河静态自然景观和动态历史文化景观相结合、古运河和古城相结合、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数字资源平台与实体实景资源线上线下互动的运河江苏段文化带。以和谐的自然形态与充满生机的生态环境的长期浸润,塑造独特的运河“文脉”。它是江淮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形成江淮地区新的发展力的文化凝聚源。
(作者单位:乐动苏北发展研究院)
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吴建勇
为更好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防范建设工作中的破坏、创新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沿线省市应同时启动实体保护与数字化保护工作,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数字化保护支撑、引领和创新实体保护工作,拓展文化遗产利用路径,协同打造融合时代发展、体现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和博大情怀的数字人文平台。
建立统筹高效工作机制。选择现有省市职能部门牵头负责或专门设置省市统筹职能部门,构建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和政府主导、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力、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方合作机制。主管部门对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总体规划、信息汇集、部门协调、工作推进等扎口管理。相关工作同时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管理体系,避免同级多头管理。省市主管部门应加强“一统两培”工作,一是制定大运河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规范和执行标准、设计总体模型及分类举例模型、制定统分结合交叉推进的工作规划;二是加强行政管理人员观念认识及工作职能培训,加强基础信息采集测绘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系统内建设队伍。
统筹推进档案基础建设。要将现有分散在水利、城建、档案、旅游、文广新、规划等多个职能部门的档案资料集中化、数字化、共享化,对不涉密信息要公开化,避免重复建档、遗漏建档、标准不一的现象出现。在此基础上查找不足、完善现有、分类分级推进、逐渐扩大范围。确立已批文保文遗单位(项目)分级限期建档、今后申报单位(项目)必须已经完成建档、所有修复改造工程审批应档案建设先行等基本原则,并推进法制建设。
搭建开放共享信息平台。一是信息建设工作开放,将建设工作过程和阶段成果适时面向公众展现。二是信息采集的开放,使民间力量可以便捷地将自己手中的历史图片及文献、测绘及研究成果、个人见闻传输到信息库,便于及时检索收录相关学术成果,促进公众参与建设。三是信息使用的开放,文化遗产数字档案信息不仅要对实际保护工作开放,使之成为约束保护行为的隐形条件,而且要对研究单位及个人、应用产品开发企业开放,以促进社会各界关注、成果转化,进而不断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及价值实现,此外更要对普通民众开放,使之成为民众深入了解大运河及江苏历史文化的窗口,并将保护工作放到群众监督的视野下。
突破单纯档案建设思维。数字化的保护不能局限于现实镜像和信息补充,它要成为实际保护工作的指导依据和监督条件。一方面它在建设过程中要保持与实际保护对象的信息应答,使之成为高度反映空间现实、历史事实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应当结合实际保护建立文化遗产适时观测系统,使之能够时刻监护文化遗产“健康状况”、及时向保护工作人员输送保护信息。数字化保护还应建立网络、各种数字终端、实物景点之间有机衔接、便捷切换的应用系统,不断推进介入实体保护与展示的数字应用开发、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
实现建用结合良性发展。除了文化解读、场景应用等以保护为目的的应用开发,还应注重档案信息产品开发,针对实际保护、商业开发、研究利用、公共服务不同性质的需求设计不同信息产品供给及有偿与无偿使用服务。加强网络应用产品的开发。如数字文创产品、网络虚拟旅游、结合AI技术的虚拟体验、文旅产业的网络平台等。将网络平台中数字化文创产品适时进行实物产品转化和衍生开发、将建设过程中挖掘形成的IP资源进行商业应用开发等。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推进中形成的技术创新,同样也要注意进一步的应用开发和转移。比如中国传统建筑数据采集及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生成技术如果能有所突破,将会在建筑测绘、虚拟现实、图形识别等诸多领域有应用价值。
(作者为乐动副教授)
实现“一条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
王 娜
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以运河为载体的运河文化传承功能、运河文化交流功能,逐渐得到加强,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运河文化多元价值体系。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不仅包括文物修缮、环境整治,聚焦于沿线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更应该深入研究运河沿线城市的标志性文化内涵,剖析运河城市标志性文化现代建构中的困境,厘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背景下标志性文化重构的文化表征,归纳重构的基本原则、动力和模式,才能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运河沿线文化亮点连起来,实现“一条河尽显江苏文化之美”。
树立“带状”文化建设思考理念,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运河文化属于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区域性文化系统,是包括运河设计、开凿、管理、运营在内的,沿运河流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等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同样包涵着理念、制度和物相三个不同的层次。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沿线城市共同发力,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
尽快摸清“家底”,厘清“内涵”,打好标志性文化“特色牌”,做到“点线面”联动。“标志性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底色。应尽快对大运河江苏段主干河道和沿线城市的生态环境、遗产资源进行普查和摸底,运用生态学原理解析具有深厚生态特质的生计样式、社会风习、社会心态。通过对运河城市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中的标志性内容进行提炼,对运河城市的历史轨迹、内在机制进行分析,找出体现城市发展变迁的本质特征。以文化为视窗、以其所植根的生态环境为重点,构建文化与环境的链式联系序列,为江苏运河城市发展体现文化资源禀赋,打造标识性的特色优势提供思路。
从生态本源、传承通道、发展格局三方面入手,揭示当前标志性文化建构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二十余个沿运河大小城市正在或谋划古城重建。重建只是文化的表象复制,不能承载城市发展的期待,虽然能获得短暂的商业利益,但失去了鲜活的生活作为支撑。近年来各地都认识到文化表现的重要性,并通过文化产业平台来实现。但类型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即按照固定模式和类型打造文化产品,产品风格流于套路化、程式化,无视资源禀赋,割裂历史文脉,流行什么就上什么项目,降低了地域文化的人文内涵。
重构运河城市的“标志性文化”,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是运河文化实现新时代“共建、共享、共传”的关键环节。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运河城市的标志性文化纳入现代文化体系当中,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平台将其构建成新的“文本类型”。在当前重构江苏区域发展功能布局的背景下,苏北运河城市要根据市场化发育程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布局生产力,发展和本地生态环境一致的特色产业。旅游餐饮开发可以对传统标志性文化的原生形式和内涵进行改变,消解原有的特征与功能,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
标志性文化的逆向重构需要调试机制校正其变迁轨迹,减少消极影响,使其在新的外部环境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实现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和前进。政府主导,精英介入和民众自觉,三种机制彼此关联,前后衔接,共同推进标志性文化重新构建。政府要加强标志性文化的国民建立与推广,加强区域文化认同。鼓励文化精英用先进的理念、技术手段及商业模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标志性文化。广大民众在政府指导和文化精英介入之后,产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自觉要求掌握文化裁决的主动权,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最终达到标志性文化重构机制的理想和最优状态——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乐动苏北发展研究院)
相关链接:http://xh.xhby.net/mp3/pc/layout/201804/11/l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