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酸技术还在不断研究,以便将水蜜桃果酒品质再提升。”说起她的果酒研究,乐动生科学院教授陈晓明如数家珍。她的实验室里摆放着两排数十瓶果酒,以便随时观察研究,改进工艺。
陈晓明,江南大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为乐动生科学院二级教授,食品安全与质量专业的负责人。工作32年来,她在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科研与社会服务中勤奋耕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赢得了校内外同行、师生的赞誉。
![](/__local/1/D9/4F/B155FB5CF077FDB7D97EB73E4C4_93717D01_4389E.jpg)
爱“农”人,把“弃桃”变“美酒”
2016年6月,陈晓明的团队到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接企业需求,发现质量低于四两和表面有斑点的水蜜桃未达鲜食标准被农户随处丢弃,而且在淮安以及泗阳、新沂等周边地区还是“普遍现象”。这不仅让桃农受损,烂果也给桃园周边的河沟造成污染。
看着大批桃子被浪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陈晓明感觉“特别心疼”。“要用专业改变现状,帮农民致富。”于是她向企业负责人提出,将这些不达鲜食标准的桃子酿制果酒。在水蜜桃果酒酿制过程中,陈晓明团队发现水蜜桃果酒的口味偏酸、色泽不稳定,蒸馏酒中的甲醇含量易偏高。为此,团队针对这些问题,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经过5年多的科学实验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果酒系列——水蜜桃果酒、水蜜桃蒸馏酒和白兰地。
![](/__local/E/A2/C9/999FBC8F154743BB2FFB9C9D7F6_5E6DB109_300A1.jpg)
“现在数十家果农到我们的生产车间谈合作,将他们的果子加工成果酒,我们自己也投资成立了淮安市靓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一个果酒加工车间。” 陈晓明介绍,该车间拥有果酒和其他酒的生产许可证,已经为一些农户加工了桑葚、桃子、梨子、红枣、猕猴桃、夏黑葡萄、无花果等不同品种的果酒,这些产品在休闲农庄作为特色产品销售,很受游客欢迎。
助“企”人,科技助企不遗余力
作为一名食品生产技术研究人员,陈晓明一直非常清楚为地方企业服务的重要意义。“高校科研人员要与企业同呼吸,这样才能越来越接地气,研究才能更具实用性。”30多年来,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陈晓明积极参加科技扶贫、技术推广活动,为地方经济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贡献才智。
2001年,她和团队助力苏美集团,达成“产学研”合作。当时该企业叫淮安市华茂食品有限公司,正准备用传统作坊式的大缸生产酱油,陈晓明听到这个建设方案时,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她为企业策划新的生产工艺、建厂方案、了解收集设备信息,与企业一起到山东、广州等地考察酱油企业。最终,在投资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的酱油生产能力比原方案增加了20倍。
2008年,陈晓明在江南大学读博士期间,受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的委托,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盱眙龙虾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的全部实验和报告撰写工作,为江苏省龙虾协会大力推广龙虾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__local/A/B3/DF/72019B96B255E5F1E86FF13D0E1_82799BAE_1A2B3.jpg)
引“路”人,为学生插上腾飞翅膀
“好消息,咱们的‘桃’离困境—蜜桃酿造技术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啦!”消息传出,项目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陈晓明激动不已。
30多年来,陈晓明坚持一个原则: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陈老师带我参加了大学生‘互联网+’和挑战杯比赛。赛前,她先帮我解读了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带我整合了实验室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汇总了所有的专利和文章。”学生徐张宇说,比赛期间,陈晓明老师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所有事情亲力亲为,一遍又一遍修改商业计划书与路演PPT,一字一句反复打磨。他们一起看过凌晨两三点的逸夫楼,一起迎接过早晨初升的太阳……近年来,陈晓明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3项。
![](/__local/A/A0/F2/D32412A064CADB945F0703A6209_3A0E64A6_314C0.jpg)
陈晓明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者:仲昭慧 金海洋)
![](/__local/A/2F/2D/9ACD126F9AC8229D1F119CCB1BE_236C1066_98365.png)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851290384647624425&item_id=985129038464762442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