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时代|系列报道四:自然科学工作这五年
五年来,我校自然科学科技工作本着“着眼全国、服务地方、凝练特色、开拓创新、提升水平”的原则,以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导向,围绕地方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特色产业,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布局合理、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技术转移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校各级各类平台的优势,引导我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体制机制 构建新型科技服务生态系统
五年来,学校与时俱进,快速响应号召,及时修订完善文件制度,不断加强和优化科研管理、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文件,加强激励、激发创新活力,简化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响应国家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贯彻落实“省40条政策”“科技改革30条”,修订完成了《乐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乐动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乐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培育办法》以及《乐动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20余项科研管理文件。在纵横向管理办法中打破常规,规定项目负责人是纵横向科研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简化报账程序,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2018年,张国良教授团队和陈静教授团队项目分别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是我校首次作为第一单位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我校跻身2018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
积极开展校企对接活动 教师与企业主动配对
学校高度重视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产学研合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积极开展“研发机构校园行”“校企产学研交流会”“企业家校园行”“科技局长校园行”“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名博士进百企”活动。五年来,共与企业合作项目1600余项,合作经费约1.5亿元,到款经费约1.1亿元,共有48名博士教授挂职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利用省技术转移中心的媒介服务 积极推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建立技术信息的发布与交易平台,对具有推广价值和可以进行转移的技术通过出版社、网络、媒体、展示等媒介进行信息发布,尤其是要充分整合校内众多的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资源,打破原有科研体制的条块分割,充分发挥技术转移中心在学校的调控、指挥作用,建立各类数据库,重点建设网络技术交易平台以确保技术和成果推广的长期化、经常化。2015年12月3日,乐动联合技术转移中心获江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依托技术转移中心,在淮安各县区设立12个技术转移分中心。同时,在其他地市设立10个技术转移分中心。实现了淮安各县区技术服务全覆盖,临近地市技术服务广覆盖。
做好校企政桥梁与纽带工作 推进产学研合作
学校作为政产学研联系的桥梁与纽带,起到协助当地政府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的地方政策,整合高等院校、企业的创新力量,面向工业企业搭建信息平台,积极当好政府推进工业发展的助手。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行业需求,按照“一县区一主业,一领导一县区”的模式,与淮安市及周边区县政府全面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联盟,全力推进“1111工程”,即1名校领导挂钩1个县区、服务10家以上企业、争取10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在科技服务中助推淮安崛起。
政产学研“1111”工程提出以来,我校先后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区、洪泽区、工业园区及涟水县等多家县区签署合作协议,其中,洪泽区人民政府每年提供不少于100万元合作经费,用于洪泽与我校校地合作活动开展及校企合作项目培育。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建立校地合作专项基金;涟水县每年提供100万经费用于双方校地合作开展和校企项目培育,已到账50万元,淮安区也顺利达成合作。目前,洪泽区、淮安区、涟水县、开发区的首批经费已经到账,政产学研“1111”工程开局良好。
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和师生创业的孵化服务
引入市场机制和整合政府、社会优质资源,把“众创空间”建设和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举办“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参与国家及省级SRTP计划项目,培养专业创业辅导师、创新创业人才,挖掘优秀的创业项目及团队。依托淮安市国家大学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现有校内孵化基地面积3500平方米,先后成功孵化项目30个,目前入驻孵化项目65个。
五年来,我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省同类高校中率先获批国家级“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突破。新增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实现学科专业全覆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4项,获批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5项。授权专利637件,成果转让55项。发表SCI、EI、SSCI等高水平论文641篇。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获批国家级工程中心
深入推进政产学研“1111”工程